港股连跌三年的秘密
前一段特别流行一个说法,港股几十年历史上最多连跌三年,从来没有连跌四年过,而20/21/22年恒生指数连跌三年。
但这种连跌三年的实际情况与观感不符,我记得21年春节的时候,各个投资群里红包不断,尤其港股投资者多数都爆赚,发出特别大额的红包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指数与观感的背离?
看其他指数,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类似,连跌三年;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和中型股指数,20年都是涨的,21和22都是跌的;而红筹指数最独特,20和22年是跌的,21年是涨的。
从这里就能看出全貌,20年传统低估值行业普遍下跌,新兴的互联网消费医药科技都暴涨,21年新兴行业大都下跌,传统行业大面积上涨,22年则是普跌。
而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特别奇葩,在20-21进行了大量调仓,20年时这两个指数主要代表的是传统行业——跌,21年时这两个指数主要代表的是新兴行业——跌。
恒生指数连跌三年,完全是港交所追高杀跌作的,一个指数被他们玩出了主动基金的感觉,成为接盘侠。
实际上,还有一个东西更具代表性和全局性——万得全港,20年上涨15%,21年下跌15%,22年下跌13%,连跌两年,这才是港股的真实状态。
那么现在的港股算非常便宜吗?这里不进行纵向分析,只做横向比较,以2019年底到目前的涨跌幅,取全球各国股市来对比,需叠加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。
沪深300涨2.1%,叠加汇率后涨5.3%。
创业板涨43.8%,叠加汇率后涨48.2%。
万得全A涨19.5%,叠加汇率后涨23.2%。
恒生指数涨-19.5%,叠加汇率后涨-19.9%。
万得全港涨-6.2%,叠加汇率后涨-6.7%。
标普涨26%。
德国指数涨14.3%,叠加汇率后涨10.8%,这里需要注意德国指数是不除权的,里边有三年的股息收益,扣除股息后大概就是小个位数的收益。
英国指数涨3%,叠加汇率后涨-3.7%。
日本指数涨15.8%,叠加汇率后涨-3.1%。
韩国指数涨13.1%,叠加汇率后涨6.2%。
印度指数涨43%,叠加汇率后涨25.2%。
以这个对比来看,万得全港过去三年多的收益的确是最低的,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,仅略低于英国和日本3个点,考虑到中国地产的重大危机,我觉得这个结果并没有充分反映中国地产的危机程度,或者说对于中国地产的软着陆过于乐观,沪深300同理。
恒生指数显然是失真的。
万得全A和标普收益偏高,这是受益于美元和人民币仍然充沛的流动性。
创业板涨幅巨大,泡沫仍然不小,离跌透就更远了。
总之,到目前这个位置,我认为绝大多数中国资产并没有什么特别低估特别重大的投资机会,部分资产仍然存在较大的泡沫,尤其是考虑到地产尚未实现软着陆的情况下。
港股连跌三年只是一种假象